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院介绍 |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38

帖子

6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 16:4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院介绍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承南京邮电大学“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致力于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起源于1945年战邮干训班的电话维修课程,前身是1958年电工实验室。1971年学校创建了半导体器件专业,1996年成立了电子工程系。2008年9月,根据学校和学科发展战略,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光电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学系、电路系统教学中心、电子电路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新的工程学科类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师154人,包含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教授1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07%;拥有中科院院士(双聘)1人、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千人计划1人,IEEE Fellow 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5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


博导风采———————————————吴柯,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两院院士。获多项重大国家和国际科技大奖,其中包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的青年科学家奖,英国皇家电气协会OLIVER LODGE 奖,亚太微波奖,为纪念蒙特利尔大学建校125周年所颁发的首次杰出研究成就奖(PRIX POLY 1873),法国-加拿大科技促进协会所颁发的在物理科学,数学和工程领域的最高奖(URGEL-ARCHAMBAULT PRIZE) 。  

———————————————祝雷,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6月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第十一批“千人计划”(创新)特聘专家。

———————————————刘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目前,担任国际IEEE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路与系统学会委员、图论与系统优化分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通信学会应急通信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等。

———————————————颜晓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等。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获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   

———————————————程崇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委员,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Electronics Letters等著名期刊的特约评审人。

———————————————郭宇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8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012年破格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同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江苏省教育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2014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多次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和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称号。

———————————————成谢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电工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电路与系统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校教学名师。先后主持过省级研究项目6项,其中主持的教研项目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4项。主编教材4部,其中电工电子学获国家2004年教材二等奖,参编教材三部。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EI收录4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等10余项。

———————————————于映,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至南京邮电大学任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

———————————————许锋,现任南京邮电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协会高级会员,首批江苏特聘教授计划获得者,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特邀教授。2014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批江苏特聘教授考评优秀,获得连任。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刘芫健,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9年6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4年7月晋升教授。一直从事电波传播、信道建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担任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等。

———————————————薄亚明,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至今任职于南京邮电大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加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2项。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甲类)1项。

———————————————魏昂,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至今于南京邮电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被SCI文章他引12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23件,已经获授权12件。主持各级各类项目18项。

———————————————张业荣,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列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为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电波科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科研平台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依托,建立“国家-省部-校地-校企”四层次学科平台体系,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组建扬州研究院、南通研究院校地合作研发平台,以及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一批实习实训教育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依托于科研平台,学院在射频电路与系统、天线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射频与功率集成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序号
平台类别
平台名称
1
国家级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3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信息电子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
省级
省级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射频集成与微组装工程实验室
5
省级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重点实验室
6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射频与微纳电子学科综合训练中心
7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8
市级
校地政产学研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
9
校地政产学研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扬州研究院




科研成果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国家“ 973 计划”、“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纵向科研课题150 余项,承担各类企业委托研发任务 100 余项,总经费达 2 亿元;共转化成果 50 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 亿元。


学术论文
近年来,在 Advanced Materials 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600 余篇,其中 400 多篇被 SCI、EI、ISTP 收录, 20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前 3%);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技成果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8 项。




人才培养科教协同、校院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实施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业教授、行业企业专门人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双导师”、“双基地”建设为手段,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教学成果显著。

教学成果一览表


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情况
学院学科特色鲜明,学生以基础知识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2014-2016年学院研究生就业率与就业人数
年份
就业率
就业人数(人)
2014
100%
132
2015
100%
138
2016
100%
140

毕业研究生总体薪酬情况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2016年江苏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本院应届毕业研究生平均薪酬远高于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平均薪酬。根据人工智能公司IPIN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进入百强的江苏高校共有4所,分别是南大、东南、南航和南邮。


2016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2016年12月统计数据显示,我院2016年应届毕业全日制研究生140人,其中有63%毕业生流向华为、中兴、中电55所等电信制造商,26%流向移动、电信、联通、铁塔等通信运营商,11%流向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阿里、腾讯、百度、上海贝尔、德州仪器等国内外著名IT企业等。


2016年在我院已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中,其中有23%流向国有企业,26%流向民营及私营企业,3%流向高校及其他教学单位,21%流向三资企业,2%流向部队及国家机关,10%流向其他事业单位,7%流向科研设计单位,5%流向其他企业,3%自主创业。


2016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
2016年我院140位已就业的毕业研究生中,108人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占该年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77.14%。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城市流向依次为上海28人,苏州23人,杭州20人,南京19人,无锡11人,长三角其他地区7人,另外在北京就业12人,深圳9人,其他地区11人。



奖助体系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主要分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推免生新生入学奖学金以及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万元。
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每年除7、8月份外,每个月发放6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500元,每年除7、8月份外,每个月发放1350元。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本院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奖覆盖面接近100%。具体实施细则详情见研究生手册。
四、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针对研究生设立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三个岗位,学生可以申请担任,学校每月发放三助岗位津贴。
五、推免生新生入学奖学金。对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在高校同类排名前列及本校优秀的推免生,在达到学校规定的申请条件时,奖励标准10000元/生,并且入学后一次性评定奖励予以发放。


境外交流一、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
1.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选派类别: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国外进行课题研究,留学期满回国后继续在南邮攻读博士学位)
选拔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国外大学免费,国家留学基金为留学人员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2017年选派计划为9500人,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000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500人;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项目宣传选拔上报,5月中下旬公布录取结果,6月起派出。
2.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
选派类别: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赴国外进行课题研究,留学期满回国后继续在南邮攻读硕士学位)
面向高等学校在读硕士生选拔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机构,需通过国内学校与外方学校的校际合作项目派出。
国家留学基金为留学人员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2017年计划选派800名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项目宣传选拔上报,5月中下旬公布录取结果,6月起派出。
二、国外高校双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
学院与巴黎高等电子学院、英国阿斯顿大学、法国鲁昂高等工程师学院、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著名国外高校均有合作交流项目,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研究生申请双硕士学位项目后需要出国留学一年,毕业后可获得双方大学的硕士文凭。
三、境外著名高校访学项目
学院从2015年起开始实施境外著名高校访学计划,选派优秀学生寒暑假期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点军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等院校进行访学交流。
四、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奖学金)项目
学院每年暑假选派优秀学生参加早大的访学项目。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私立大学,也是亚洲最为国际化的大学之一,该校研究生院设有:信息系统构造、生产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三个专业方向。
五、香港大学“创新•创业”交流项目
学院每年暑假与香港大学合办“创新·创业”交流项目。通过学习、考察以及与港大学生的交流,加深了本院学生对香港大学校园生活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人际网络,拓展了他们的国际视野,促进了香港与内地大学生的互动。
六、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
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每年暑假在联合国全球契约、世界非政府组织协会Humanitarian Affairs Asia选定的联合国成员国家中举办一次,会有来自联合国成员国近千位优秀学生代表参与。学院每年暑假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参加该研讨会。


欢迎报考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
联系方式(报考咨询)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9号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10023
咨询方式:研招办025-83492350   电子学院 025-85866951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http://dzkx.njupt.edu.cn/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http://pg.njupt.edu.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6 04:56 , Processed in 1.8281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Copyright @ 2008-2013 Design:031618.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